2021 读书小结

概述

去年写了2020年读书小结,只是在年末读了少量的几本,但也终归算是个不错的开头,今年也继续了读书这一习惯。常听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总觉得,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获取信息的方式太多了,为什么一定要读书?而且作为一个自学入行的安全从业者、半路出家的开发人员、想在极度内卷的 Java 安全领域深耕的社畜,每时每刻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读书凭什么占用我大量的时间?

作为一名安全研究员,学习,研究,探索,分享,每一种行为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总想着要时刻变强、要时刻保持竞争力,加了几个大佬,被拉入几个群后,看着他们每天RCE同喝水一样简单,讨论五花八门的漏洞,并在知识星球里发着你可能这辈子都看不懂的文章,人自然会变得焦虑和自我怀疑。心想着:“我们搞的是同一个安全吗?”。

于是就更不想花时间去做读书这种事情了。

后来逐渐发现,抛开知识的获取,读书可以使我平静,使我完全脱离这个社会对人的评判标准,在读书时,我并不是我,我是作者思想的观察者,我可以自由的接受和思考一些“我”之外的东西。

所以今年我又读了很多书,有出名的,有不出名的,有各大排行榜推荐的,也有逛书店时随机选的,还一部分是从表姐那里拿的,对于我来说,一本书中如果有一句话能使我受益,那这本书就算不白买、不白读。

21年读书计划是50本书,平均每个月4本,每周一本,后来又减到20本,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全年下来的读书量还是没有达到计划。加上几本带看不看的技术书才勉强够数。果然列计划对我来说是没用的,执行的时候还是看心情——随心所欲,不过这也符合我的性格,随缘吧,缘,妙不可言。

本章依旧记录下感悟和摘抄,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思考。我将读过的书籍简单分为几类,这个类别可能并不精确,请不要纠结。

为了避免由于写下的感悟导致书籍内容被剧透,可能对部分读者的读书计划有所影响,本章读书小结将部分涉及书籍内容和书内文字的摘抄折叠起来,想看的同学可以自行点开查看。

《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

一位社会学家在退休后写出的诗集,还挺值得一看的。这本书是盲买的,书中几乎全都是看法和感悟,对于我来讲很多地方过于矫情,过于刻意,很多想法不能苟同,可能是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差异所导致的。

那既然“不能苟同”为什么还要说“值得一看”呢?其实看看不同年龄的人的感悟,也能带给人新的思考。

这里直接摘抄一些让我有所感触的。点击展开查看。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清晨,太阳照样从海面升起,但是每天的景致都略有不同,有时彩霞满天,绚烂无比;有时乌云厚重,阴沉抑郁。

生死的练习可以每天做一次,把醒来当成生,把睡去当成死。每天早上醒来,想一想自己的存在,把自己当作新生儿;每天晚上睡去,假定就是死去了,死去不过就是如此吧。相信这样练习的话,到死亡来临时会觉得很自然,一点也不惊恐。

在存在这件事上,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如内外的感觉来的重要。

人生短暂,要把时间花在最美好的事情上,要把精力耗费在最优秀的人身上。

看人们的活法,好像个个都能永生不死似的。他们随意挥霍着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绝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无声无息的,如果能发出一点声音,证明自己曾经存在,那就是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

如果每天除了爱和美什么也不想,那么生命就会被爱和美占满。

很年轻时,看到鲁迅名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对“惨淡”一词颇觉惊悚:人生怎会惨淡呢?步入晚年时才知道,哪有不惨淡的人生?

高质量的生活一定是做减法的,最高目标应当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怎样摆脱苟活的状态?唯有遵循自己的内心,努力自我实现。

要想与人交好,必须要有意忽略他的缺点。如果能够在无意中就忽略了,那就更好。

窗外雨潺潺,秋意阑珊。坐在家中电脑前,听着落雨,随手这下自己的心境,这样的生活愿意再过一百年。

云霞不知道自己的美丽,他只是无辜的呈现。只有观察者、欣赏者才感觉到它的美丽。美因此是主观的。但是,美对人的影响,给人带来的感动,却是实在发生的。

患有阿斯伯格症的人由于专注而被定义为天才。


原本不认识李银河,以为是个老头,后来被师傅指出,才发现是王小波的老婆。。。

《词语的故事》

买这本书的目的是涨知识,储存墨水,别一句卧槽行天下。

见识

《见识》

这本书是由作者吴军在得到APP上的专栏《硅谷来信》上大家关注的话题,补充材料,展开论述,重新创作而来。在内容上,由于是互联网内容,感觉内容上还是偏向大众爱看的感性思维方向。

全书有很多的名篇引用,可以看出作者的博闻强识。书中也有很多观点被抛出来,有些同意,有些也是不能理解,这里记录一下,方便回味。

点击展开查看。

英国著名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喜欢讲这样一段话:

  •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而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

在一个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要明白关系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

死亡是人对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

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尽。

如果我们能够在每天出门时想到“责任”、“荣誉”、“从容”、“优雅”、“镇定”,就能过得比18世纪的贵族更好。

成就最大的人,并非那些智力最高的人。

爱因斯坦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 善于提出问题
  • 善于做白日梦,也就是脑子不受约束地胡思乱想各种情景,然后从中总结规律。
  • 非常有恒心,对自己的观点非常执着。

在人生的长跑中,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

威斯敏斯特教堂,里面安葬着很多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伟大人物,由于教堂内空间有限,很多伟人的棺材只能竖着埋葬,任何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显得很渺小。

阅读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

OKR:谷歌的目标管理法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沉默的大多数》

也算是有名的书籍了吧,本质上是一本文集,讨论了很多领域的问题。遇到或大或小的事,王小波都会思考其中的缘由和本质,这种终身思考的能力是大部分人不能达到的。

首先抛开内容不谈,王小波是一个思维特别跳跃,但逻辑性很强、很严谨的人。看他文字的思路,就像听我自己说话一样,总是跳来跳去。

而且他学术、见识积累雄厚,思考任何事都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有类比、有深入,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再加上他思维跳跃,思路清奇,更有这奇怪至极的幽默感,我也不知道是否看懂了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因为大部分时间我感觉作者只是想到哪就写到哪了而已。

其次,他是罗素的忠实粉丝,可惜我对罗素的了解不多,有机会要学学这位大家的思想。

书中还不止一次提到了“特殊时期”的事情,看来经历过的人影响确实较为深远。

书中的大部分篇章,我是当作故事来看的,也并不是抱着要学会、参透什么思想的目的,因此我比较喜欢的是域外杂谈的那几章,确实让我很长见识,虽然在影视作品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描述,但是文字中记录的总觉得要更真实一点。

点击展开查看。

很多伟大的学者都有狡猾的一面:比如牛顿提出了三大定理之后,为什么要说上帝是万物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显然也是朝上地卖个好。万一他真的存在,死后见了面也好说话。

关于理性: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

西方人儿女可能会吸毒,婚姻可能会破裂,总不会早上吃两片白薯干,中午吃两片白薯干,晚上再吃两片白薯干,就去挑一天担子,推一天的重车。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

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他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

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

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不管是信神,还是自珍自重,人活在世界上总得有点信念才成。

认真的思索,真诚的明辨是非,有这种态度,大概就可算是善良罢。

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

罗素曾说,人活在世上,主要是在做两件事:一、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二、指使别人这样干。

中国的儒士从来就以解天下倒悬为己任,也不知是真想解救还是瞎浪漫。

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它的建筑。

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太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故事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这应该是影响我第二大的一本书了,如果能更早一点读,我的人生也许会更加不同。

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它后来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

这本书预计会读第二遍,到时再写一下记录吧。

《审判》

“这反常得让我看不下去,人类的大脑还没有这么复杂。”——爱因斯坦。

除了高中时期的数学竞赛练习题以外,已经很久没有看完一本书以后感觉到根本没有看懂。

以下是对内容的讨论和摘抄,点击展开查看。

整本书从K被宣布逮捕,到最后被拉出去处死,持续了大概一年的时间,也贯穿了从头至尾的整本书的剧情。

首先我们很容易注意到的就是K心态的变化,以及为这个审判做出的努力。

我认为我与大部分读者一致,从心底认为K是无罪的,认为这整个流程是荒诞的,荒谬的。在这整个流程中,K 从否定、拒绝自己被捕,认为自己无罪,对所谓的“审判”不屑一顾,到寻找律师请求,到觉得律师无所作为想要自己为自己申辩,再到后来开始迫切地将希望寄于从只言片语中听说的画家里,最后是遇到了教士,与教士进行了关于法的寓言的套路,再到最后则是较为坦然的面对了自己的死亡。

这一整个心路历程可以总结为:疑惑--愤怒--不屑--屈从--焦虑--猜忌--盲目--思索--释然--解脱的过程。

这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可以理解和体会的,如果主人公是我,也可能存在这样的过程,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过程,例如,我不会在第一次预审时就滔滔不绝,与全场人为敌。

这本书有两点比较引起我的注意。

首先是书中与男主有所瓜葛的女性角色,首先是布尔斯特纳小姐,男主在听闻房东太太说这位女士行为不检点后当天晚上就跑过去找借口想搞破鞋,借口不怎么合理,而且突然多出来一个第三者在看热闹,但是男主贼不走空还是强行搞事,抓了布尔斯特纳的手对其强吻。而中间的一切过程都是进行情绪上递进的铺垫,不得不说,这段剧情在布尔斯特纳给男主让进屋的时候我就猜测到了,但是很尬,感觉可以找一些更好的过渡,比如男主在银行管事,布尔斯特纳拜金,这就合理一些。

第二个女人是审讯室门房的女人,这个女人就厉害了,表面上是门房的女人,实际上却跟法院里的学生有染,又与楼上的法官不清不楚,而又再一次的勾引男主,男主来者不拒,轻易的相信了这个女人,甚至脑子里闪过了和她私奔的想法。然而实际上这个女人没有对男主有实质上的帮助,也没有影响到任何人做出的决定,所以可谓其骗子。

第三个女人,是律师的女仆,也可谓是其情妇,这个女人更加露骨,在与男主只有一面之缘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幽会。虽然这个女人对所有被告都着迷,但她还是给男主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慰藉,并能让男主为其吃醋。

通过这三个女人可以了解到,K本身对女人并没有抵抗力,K渴望女人,而女人只要投怀送抱,K可能会一厢情愿的相信对方的话,并且K的占有欲也较强,即使明知对方是主动的、是放纵的,K也欣然接受,甚至对对方对其他人付出的感情感到愤怒。

这是一种被动型、承受型、等待型的情感接受模式,而我们可以发现,书中出现的另外两个接受审判的人——走廊里卑躬屈膝的人、律师家里的谷物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的性格。

这种性格非但被动,还极易陷入自我猜忌和否定,而书中恰恰花费了大量的篇章在描写K在遇到不同的人,不同时期对待不同事物时天马行空的想法,这些想法不切实际,但出现的时机又恰到好处,引领者读者也站在与其同样的角度看问题,而这角度似乎本身也是荒谬的,那么由思考带来的结果相应是荒谬的。

但是K并不知道,K只是在自己的模式下寻找不让自己受伤的最优解,这种结果往往是矛盾的,比如面对打手,比如解雇律师,比如面对谷物商,比如去见画家,推动故事发展大多数都是靠这种思维上的主动与逃避交错的行为。

还有一点就是最后与教士关于法的寓言的讨论,这部分完全就是哲学上的交流,而卡夫卡本人在其23岁就获得了法学博士,所以这部分内容我压根就没觉得自己能够看得懂,所以只是一知半解的跟着教士与K的讨论简单的思考了一下。而不亏是哲学交流,每一种想法都有其论据,每一种讨论都有深刻的道理。但是到最后就是无法获得确切的结果,但引起K的思考,可能也就够了。

这部分过于抽象,以至于各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但感觉都是过度解读了。

孤独的人在各种异己的力量控制下不断挣扎,试图去达到某种不甚清楚的目的;但结果却是自己进一步非人化,甚至分裂、变形、死亡。

K生活在一个有正式宪法的国家里,全国一片歌舞升平,所有的法律都在起作用。

少琢磨我们,少考虑你会遇到什么事,还是多想想你自己吧。别这样大声嚷嚷,表示自己的清白。

受到怀疑的人最好多活动,而别待着不动,因为待着不动就有可能被人认为真的有罪,而自己还蒙在鼓里。

对同一件事情的正确理解和错误理解并不是完全互相排斥的。


《冷场》

总在知乎上看人吹李诞,说他怎么怎么有思想,而了解一个人思想的最快方式就是看他写的文字。听李诞在综艺上提过他的书,本以为是一本自传什么的,结果是一本短篇小说集。

这种短篇小说各有各的故事,是需要作者充分仔细的观察生活,并有自己独特的一些感悟。

李诞的故事,有现实,但不完全现实,更多的是一些荒诞的浪漫主义。这个词是我拍脑袋瞎编的,但是百度了一下还真有人用这个词。这就导致了我看完他的故事,我能有共鸣,能体会现实的残酷,能轻蔑的一笑,就好像看穿了渣男的套路,但更多的时候,是像吃了苍蝇屎一样的难受,堵了心一般的上不来气,从第一个故事《木板与木板之间难免有缝隙》就是这样。

可能是因为我代入感太强。

但是现实不就是这样吗,有残酷,也有魔幻,更多的时候,是苍蝇屎,你爱吃不吃的那种。

这里面很多故事非常的耐人寻味,我这里挑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简单写一点感悟,点击展开查看。

早就看过《被光抓走的人》,无论是电影,还是李诞版本的故事,都在最平凡的人的角度上纠结了希望被照走又不希望被照走的情况。

李诞版本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张燕爸妈成为追光者以及秦山回归抢婚的情节。

居酒屋绑匪就怪离谱的。有些没看懂。

现代人标本挺现实的。

感触最深的还是故事《猫头鹰医生从来不哭》,亲子类的故事总是能直勾勾怼在我点上,我有点像陈围,我羡慕陈围,我想成为陈围,我不想成为陈围。

最后一大章《我》,从雪地和女记者的双线角度出发,但是我看了半天,感觉这章就是一个宣泄垃圾情绪垃圾思维的垃圾桶。

还有一点,就是李诞给他故事主角取的名,都不是瞎取的。

不输的办法就只有一个,就是不上场。

人生快乐小指南:不要去推敲习惯。

我们那么熟悉,语言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表达,是发出声响,频率,以证明一段关系依然存在。证明我们还能共振。

再错的事情人都能为自己找到借口,我们靠此苟活。

不创造价值,不吸收养分,不经营人脉,违背所有朋友圈人生指南的教诲。就这么在床上躺着,漫无目的。

花他钱只是为了跟他建立感情。

一个人想拥有另一个性格,是妄想中较难实现的一种。

赌徒是面对偶然总有话说的人。

他是贼,贼最好别暴露任何东西。

其实没必要,旁边人要么闷头吃肉,要么翻手机,检查自己在这时空之外的地方误了多少世上事。

这样下去没错,可是我不能只要没错啊,我不能光过没错的人生啊。

近来见到好多人,也是这样,偷偷崩溃,慢慢疯了,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我猜是她暴露了一回真情实感,不建立起一些关系,总觉得难堪,这就是平时不够袒露的坏处。

李诞是干什么的?李诞是个脱口秀演员,脱口秀演员最怕什么?那恐怕就是冷场。

这些短篇故事,在结尾处都有令人意料之外的情节出现,这些情节在前面的故事中又有铺垫。那就没那么意外,让你觉得这事应该发生,但是发生了又有些狗血,不,这个词也不准确,应该是有些荒诞,让整个故事有些现实,又有些魔幻。

甚至故事情节的推动给人一种怕什么来什么的感觉,这可能就是书名冷场的意义所在。


《芒果街上的小屋》

一个以孩子视角写的文字。

正常来说,读过一遍的书不会读第二遍,但是这本书是中英双语的合本。所以也算是读了两遍。

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英文阅读了(文档不算),而这本书的英文是以孩子视角写成的,均为短句、日常用语,非常适合词汇量较弱的人进行全英文阅读,而且在先读完中文后,再读英文,可以尝试全本不查字典,通过中英文对照及译者的注来理解,非常不错。

这本书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我都读的太快了,有机会希望能慢一点再读一遍。

点击展开查看。

如果你拔掉小窗的插销,轻轻一推,窗就打开了,所有的天空都会涌进来。

我厌倦了盯着我不能拥有的东西。

夜晚来临,没什么惊扰他们的梦,除了风。

我是那个像男人一样离开餐桌的人,不把椅子摆正来,也不拾起碗筷来。


《活出全新的自己》

张德芬代表作之一,心灵四部曲的第三部,同样是为思维改变的方法论套上了故事的外衣,这样的形式确实不错,即好阅读,又有案例,不那么枯燥。

书中的故事令人回味,有共鸣就有触动,而且确实为我提供了很多思考问题的新思路。强烈安利的一本书。

点击展开查看。

明心见性:太阳就是你们的本来面目,乌云就是你们人类特有的各种心理活动。所以,唯有在定静,沉寂中,当心理的各种噪声平静下来,也就是乌云散开的时候,你们才会看到自己的真实本性。

在生活中,要不停的观察自己。

结婚的时候,男的希望女的永远不变,女的希望男的婚后会慢慢改变,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人是一种感觉动物。

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我接受你,无条件地爱你、认可你。我永远在你身边。”

很多孩子调皮捣蛋或生重病,都是为了拯救父母不快乐的状态,或是岌岌可危的婚姻。他们认为,自己的牺牲可以拯救最爱的两个人。

原谅别人,就等于原谅自己。

看得到自己重要性的人,总是能获得尊重和敬爱。

人生中的烦恼和痛苦,几乎都是来帮助我们觉醒、成长的。

思考方式:在纸上写出不满、指责、痛苦、积怨,仔细思考,并把这个句子的意思反转过来(主语宾语置换)再思考一次。例如:

  1. 我对父亲感到愤怒,因为他没有尽到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
  2. 我要我父亲负起做爸爸的责任,让孩子有个幸福的家。
  3. 我父亲是一个顽固、不负责任、刚愎自用的人。

反转为:

  1. 我没有对我父亲感到愤怒,因为我父亲其实尽到了父亲该尽的责任。
  2. 我要我负起做爸爸的责任,让孩子有个幸福的家。
  3. 我一个顽固、不负责任、刚愎自用的人。

题外话:除了书籍本身的内容外,书籍中的插画也都非常好看,画风我非常喜欢,书籍后写了插画师名为范薇,我搜了一下,范老师为心灵四部曲提供了近百幅插画,并且自己也有作品《碗孩子》,一定买来看看。

思维

《人生护城河》

本书作者为张辉,是公众号“辉哥奇谈”、“改变自己”的作者。由于表姐曾是“改变自己”这个项目的付费会员,所以我也有幸跟着白嫖了半年的会员语音,也写过记录和感悟。

基本都是张辉和彭萦两人,大概每周一次,关于一些主题进行分享,分享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关于工作、成长、亲密关系、能力、管理等等,我听了一部分,内容并不总是特别深刻,但至少也架构完整。

要想能够分享一个主题思想给大众,至少要能够明确自己的主张,并且有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这一点两个人是做到了的。张辉的部分通常由 why what how 三段论组成,彭萦则通常是引用现实和文学中的内容来引证观点。这部分的记录等我全部听完有机会分享一下。

可惜“改变自己”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流产,貌似只剩下一个人在维护这个公众号。

在本书《人生护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优势》中,也是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来进行自我审视及提升。

点击展开查看。

我们写作的最大障碍并非技巧不够,而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否定。

在第一章中,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家公司,那该如何使自己“永续经营”?这是一个新视角,我从未站在这种角度思考过自己的人生。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究竟该采用哪种商业模式?

人生商业模式大体上分为四种:

  1. 无杠杆卖时间,单位时间只能卖一次,且只能卖给一个人;(打工人)
  2. 有杠杆卖时间,单位时间可以卖多次,卖给多个人;(艺术家)
  3. 花钱买时间,使用他人的钱和他人的时间来为自己获利;(企业家)
  4. 花钱买“厉害的人”的时间。(价值投资者)

警惕竞争:我们在竞争之外还有选择,即尽量回归初心,找到自己真正的优势,并且在执行时尽可能避开不必要的竞争。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那么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小王子》

什么智慧?李想(车和家 CEO)回答如下:“我觉得就是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知道自己应对什么承担责任。内心自信,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你能想清楚5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焦虑于今年的恐惧和希望。当你能想清楚30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纠结于10年的恐惧和希望。

总而言之,要活在未来。

自由不是什么也不干,或者想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去做那些自己必须做的事。

下蹲是为了起跳,甚至是起飞。

在月薪和年薪模式下,你往往持一个打工心态,但是如果换作时薪心态,你就会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私人公司,和公司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你要做的不是完全依赖这个雇主,而是尽可能多地提高自己所在的这家个体公司的盈利能力,扩展更多的盈利取到,建设护城河。

理想工作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 第一,做有潜力的事情。
  • 第二,与自己佩服的人一起做。
  • 第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加强与领导的沟通,不用专门“讨欢心”,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态度。沟通可以主动一些,适度频繁一些。

并非能力本身决定了你都职场评价,而是能力、预期管理、和运气一起决定了你的职场成长阶梯。

我们要不断地学会发问,问题不见得有答案,但问题能启发你思考,发问是宝贵的习惯。

其实没有人在意你是谁,大家在意的是:你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

在公司和自己业余时间的事业中,永远以“为他人提供真正价值”为导向,而不要自嗨。

科技领域的层次和地震强度的定义有相似之处。地震强度每增加一级,释放的能量增加约32倍。这并非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典型的指数关系。真正的成功都是非线性增长,线性增长都是要被消灭的。

VUCA 时代:Volatility 易变性,Uncertainty 不确定性,Complexity 复杂性,Ambiguity 模糊性。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人和人最终的差别会体现在认知和品位这两件事情上。

别怕花钱,认知比钱值钱,而钱每天都在贬值。


《人间失格》

看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有好几个瞬间有种瞠目结舌的感觉。真是让人震撼的书。

点击展开查看。

我不可能坐着,死守一个没有门窗的冰冷房间,就算外面是一片不合法的大海,我也要纵身跳进去,直到游得耗尽全力,一命呜呼。

胆小鬼甚至会惧怕幸福,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伤害。

所谓的世间,不就是你吗?

那就结婚吧,等到春天来临,我就和她一起骑着自行车,去看绿叶掩映的瀑布吧!

相逢时的喜悦乃是转瞬即逝的情愫,而唯有别离的伤痛却刻骨铭心。即便说我们总是生存在惜别之情中,亦绝非戏言。

少年们啊,从今以后,无论你们如何长大,都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容貌,不要抽烟,也不要喝酒,除非逢年过节。而且,要持之以恒的去爱一个姑娘,一个腼腆而又有点臭美的姑娘。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一本讲述如何提问、如何思考的书,是本年度最快看完的书,在摩天活力城的咖啡厅不到3个小时就看完了,总体来说对我的提升不大,这部分要感谢从小在学校受到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等相关的教育了。

独立思考这部分确实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别人把现成的东西喂给我们,这可能是因为从小受到的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保姆式教育所遗留的问题。

直到现在,我在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时,还是先倾向于找视频、找书籍、找文章,期待直接接受他人总结好的东西,而不是先思考实现,或者直接根据官方文档自己慢慢啃。这在平常倒也没什么,但是在研究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领域时,这种思考方式确实比较吃亏的。

对于书籍里首先提到一些思维方式,这里来列举一下。点击展开查看。

首先是 SWOT 分析框架,通过四个领域来进行归纳和思考:

  • strength :我的优势
  • weakness :我的劣势
  • opportunity:我的机会
  • threats:我的威胁

对于一个事件的发生,可能会产生下面的思考流:

  • 现在发生了什么?是真的吗?(记录事实)
  • 这真的是与我相关的事情吗?(确定影响范围)
  • 说服自己与某件事有关或无关时是否在自欺欺人?(摆脱情感判断)
  • 我需要集中精力来完成这件事吗?(判断事情紧急度)
  • 失败的后果很严重吗?(判断事情重要度)
  • 我该如何准备?(构思具体的对策)
  • 我如何做才能做的更好?(对自己的对策进行评估)

优质的思维者有什么特征?

  • 能找到关键的问题和困难,并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这些问题。
  • 能快速收集大量的信息,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这些信息。
  • 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有标准检验是否有效。
  • 能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和他人有效交换信息。
  • 能在遇到阻碍的时候,找到可替代方案,放弃现有的选择。

关于质疑:人有质疑的权利,但好的质疑最终都应该落脚到建设,而非只有不屑或单纯为了质疑而质疑。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理解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因为他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换句话说,一个优秀的批判性思考着首先要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要注意,在讨论问题时,很多人喜欢用描述性语言表达观点,而不是用精确的语言表达观点。比如当女生问“你有多爱我?”,很多男生只是回答,很爱你,这就是描述,并不精确,而女生往往会继续问:“很爱我是有多爱我?”从而陷入一种循环,不如直接说:“我对你的爱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无穷无尽,永远为你一个人闪耀,那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荣耀。”

批判性思维所提倡的质疑精神是希望我们通过提问发现信息中的合理性,从而决定是否是去相信它。

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很多时候,你真正的困境不是生活中没有选择,而是你的思维限制了你的选择。

真正的学霸不是只会读书的人,而是能够在平衡好生存、恋爱、家庭等各种因素后依然学习的很好的人。这种人往往拥有高效的学习技巧、适宜的自我管理甚至有效的情感沟通、语言表达能力。

原来没有明确目标导向的自制力都不持久!

人生总不会辜负一个坚持努力的人吧?

博士生做研究,一开始就要在充分了解同行研究的基础上,带着质疑的态度去思考。他们做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发现现有知识体系的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领域积累有价值的知识。


《她想要月亮》

逛书店时偶然看到的书,被封面上的“法国亚马逊畅销总榜第1名”给唬住了,就买来看看。

总体来说是一本披着小说外衣的鸡汤文,讲述了女主卡米耶自我改变的完整心路历程,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方法论,总体来说还是鸡汤浓度大一些。

先摘一些方法论在下面,然后在记一记一些名录。点击展开查看。

每日一小步理论:改变是由一系列微小的变化逐步累积的过程。
白色大行动:建立一份“我不想要的。。。”清单;改善居住环境。内外兼修的大扫除活动。
积极的锚定效应:通过唤起你在从前某个幸福时刻的感受,来重新体会当时的状态。
记录积极的经验和个人的优点:建立一份清单,写上你所有的优点,所有擅长做的事和所有你生命中最成功的经历。提高对自己的认可度。
想象照相机:通过改变感知的滤镜,来改变看待事物的眼光,只需要试着把注意力放在美丽和令人愉悦的事物上。
脑海里的正面相册:脑海里建立一本正面相册,记录下愉快、平静的时光,经常重温里面的内容。
SMART法则:帮助你确定你希望达成的目标 specific 具体 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ttainable 可达成的 realist 现实的 time 时间
承诺记事本:列出你确定好的目标,以及你的投入程度,以便督促你努力实现你的目标。每一条承诺后,需要勾选“完成”或“未完成”。
正能量笔记本:把成功、快乐,无论大小,都一一记上去。
戏剧三角:在负面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会无意识地轮流饰演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角色。每个人都在这个三角怪圈里循环往复。
干移情/湿移情:干移情:你会倾听他人的问题,但会在心理上保持一定距离。不会让他的负面情绪伤害到你。湿移情:你把别人的负担接了过来,吸收了他的负面情绪,最后自己也受到情绪的感染而感到难过。
一点一点揭开邮票:揭开邮票,意思是你要敢于说出心中的想法,但要抱着一种循序渐进的心态,逐步地把你的烦恼告诉给冲突中的对方。避免像压力锅一样让情绪骤然爆发出来。
红线:事先为某事约好小暗号,避免矛盾迅速激化。
批评交流法则:不要在批评过程中使用过火的语言,举起指责的冲锋枪。法则是:说清事实,表达情绪,提出解决办法。
切断联结过去的橡皮筋:过去导致受伤的某些事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依旧影响着我的现在。
应该释放出来。
复刻艺术:寻找几位典范,在他们身上寻找你最羡慕的地方,想象你就是他们,慢慢积累自己的自信。
换一种内心独白:每天早晨在镜子前,对自己重复积极肯定的花语。慢慢建立对自我的欣赏。
爱的创意实验:把联想的词汇用出其不意的方式组合起来。充满爱意的表白。
唤醒你内心的微笑:通过练习放松和深呼吸,来体会一种自觉的快乐,一种收放自如的轻松,一种内心的平和安静。
必要的幻想:积极的心理暗示。当被某些事情困扰时,可以放松一些,假装这件事是全世界最有趣的。
感恩时光:每天都要对身边给你带来正能量的一切心怀感激。
负能量存钱罐:每当说一句消极的话,或沉浸在负面的想法中无法摆脱出来,就投入一欧元到存钱罐中。
正向思考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事情中找到积极的一面。
深呼吸:呼气的质量最重要。
像猫一样:像猫一样,就是满足于当下,满足于存在。
指责的冲锋枪:不要用“你怎样怎样”来指责,要用“我怎样怎样”来表达。
喂养老鼠:不纵容自己抱怨,越来越自信,不再轻易受伤。
充满能量的歌:建立一份音乐清单。

洞穴寓言:人们戴着锁链,困于洞穴内,身后的火把将事物的影子投射在墙上,而他们所了解的,只是眼前这些变了形的影子,因此就会对现实产生错误的印象。

是重复的习惯造就了我们。

从原则上讲,一个渴望改变的人,是不会在一间房的四面墙内找到关于自己的真相,抑或发现他希望赋予生命的意义的。

别人无法伤害到你,除非你是可伤害的。

我们所能给予他人的,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

只有培养利他之心、爱、柔情与同情心,我们才能减少恨意、欲望或骄傲。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所谓智慧,就是拥有足够大的梦想,因此在追逐它们的过程中不至于失去方向。

温斯顿·丘吉尔说过,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少有人走的路》

书是不错,但是思想观价值观输出太密集了,活像一个急于给女孩子留下印象的小男生。

书中列举了作者大量的真实案例,但从信仰那章开始,就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水土不服,到潜意识那章就开始出现玄学了。。。

总之对我来说,感觉实在是比较难字斟句酌的看下去的书籍类型。

所以后几章几乎一带而过,没有仔细看了。

而且由于这本书看几天放几天又去看别的书,阅读的时间拉比较长,前后文关联的不完整,所以就不写摘抄和想法了。。

《思考的技术》

本书是作者大前研一根据自己的从业经历、经验来谈思考力对个人、企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书中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和作者的分析、感想。

但有很多实际案例据我较远,以我打工人的思想和见识,对于书中提到的相关金融类、企业发展和规划、家国类的思维方式和框架确实无法理解和体会。

所以这里就摘抄一点,点击展开查看。

很多问题,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而其他都只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

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不断重复假设、验证、实验。

科学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一定是结论,而且这个结论一定是被实验验证过的。

大多数人都会在提出假设的阶段,就认为已经得到结论了。

支撑一个结论的“金字塔结构法(Pyramid Structure)”

天空是蓝色的,其实只限于对流层内,因为天空原本就不是蓝色的。

为没有答案的问题寻找答案:当今世界是一个没有答案、不需要工作手册的世界,敏锐的人已经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

构想是通过不断地对自己提出质疑,然后找出问题解决方法而产生的。


人格

《习惯逃避》

书面上说回避型人格自救手册,我就买了。因为在很多事情上我确实比较逃避。

点击展开查看。

很多时候我们被想象中的恐惧打败了。

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你越能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你的意见就越可能被采纳,你也越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当你害怕与人发生冲突时,冲突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多。

阿特金森经研究发现:按照成就动机的不同,人类可以被划分为避免失败和追求成功两类。对于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他们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在乎失败或付出。那些他们想要的东西会让他们兴奋,让他们保持锐意进取的激情,他们的能量都是向外扩张的状态。

价值感低的人,不再信任自己,不再相信自己可以配得上喜欢的一切。而是希望别人会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他们某种认可。

对于C型人格(cancer),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学会健康地发出自己的攻击,不再压抑自己。

你需要告诉你自己内心的小孩,别再自虐了,你会永远保护他、维护他,再也不会让他生闷气。如果他不高兴,你就会大声地表达出来。

人们把他人工具化的倾向越厉害,对人际关系的厌恶和回避程度就越严重。

自卑的人之所以自卑,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无法做到完全接纳自己。反观一个自信的人,他们往往很少对自己的核心自我产生怀疑。

可以卸下的镣铐,我们需要自己找到打开它的钥匙,必须要背负的镣铐,不妨就戴着他起舞吧。

未哭过长夜者,不足以语人生。


《九型人格》

大名鼎鼎的九型人格,书前包含了一个 108 题的简易心理测试,用来判断你的人格更倾向于哪一种,经测试我是 5 号人格:观察者人格。

你问这种东西可信吗?其实它就是一种理论,是一些人研究出来的东西,在心理学和实际领域是否有较高的准确性我不清楚,我只是当做心理测试来看,这样就避免不了主观上的心理暗示,所以我确实觉得 5 号人格对我的描述很准确。

准不准的倒也无所谓,我们只需要汲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加以消化就可以了。

下面只列一些5号人格相关的,点击展开查看。

对 5 号人格有利的做法:

  • 注意到当他人在期待回应时,自己却有刻意保留的欲望。
  • 不要让情感被理性分析所取代,不要让精神建构替代了真实经验。
  • 认识到接触情感并不等于受到伤害。
  • 认识到自己渴望得到认可,又不想花费力气。
  • 认识到自己总是离不开三个 S 的陪伴:Secrecy 秘密、Superiority 优越、Separateness 分离。
  • 学会接受突发情况。学会去冒险、去求助,去让私下的梦想变成现实。
  • 与他人在一起时,自己能感受到什么,把这种感受与自己独处时的感受进行对比,找到两种感受的差异。
  • 学会坚持完成重要的项目,并且把他们公之于众。让自己的成果被他人看见。
  • 对最简单的物质生活提出质疑。
  • 学会从自己的特殊研究中受益。
  • 学会容忍他人的需要和情感。
  • 愿意当场表现自己的情感,可以通过格式塔心理学、身体练习或者艺术工作来表现。但是同时要注意,不要在不成熟的情况下,让自己的情感一泻千里。允许延迟的情感反应与直觉发生关系。

5 号性格者在改变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避免下列行为:

  • 让自己离开身体,退缩到内心。
  • 希望储藏时间和精力。总是在节省,而不是在付出。
  • 难以展现自我,把暴露自我的话从对话中过滤掉。保留信息。
  • 不愿给予;感觉被他人的需求所利用。
  • 过于自负,不愿依赖他人,“没你我也可以”。
  • 对承诺感到疲惫。不愿与他人分享太多。
  • 用思想取代现实体验。不断巩固孤独者的立场。幻想不切实际的生活,而不是面对现实。
  • 幻想天上掉馅饼,可以不费力气就得到认可。“如果上帝想要我,他就会来找我。”
  • 把自己隐藏在一个表面的姿态里。让自己的表现适应周围环境,以避免他人注意。
  • 相信自己高人一等,不受感情控制。“生气是愚蠢者的行为。”
  • 害怕欲望而麻痹自己。让自己无法走出去,也无法退回来。
  • 脱离情感生活。喜欢私密,没有人知道。
  • 无法分清楚什么是精神上的舍弃,什么是对情感痛苦的逃避。

技术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名词太多,再加上看书那几天状态不好。

对书中介绍的各种指数说明只是简单的了解。

书中讲了很多知识点,我不是专业的,我觉得看了也没用。

最终就是把书中提到的一些基金加在了支付宝里自选里而已。。。

《Java代码审计 入门篇》

第一本 Java 代码审计的实体书,果断就买了,买完发现人家都是签名赠书,就我是花钱买的,诶,我什么时候能进安全圈啊?

《GO语言实战》

因为工作需要,简单入门了 Go,也就是 Hello World 水平而已。

剧集

之所以今年的读书没有赶上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年我又把美剧捡起来了,印象中自从学了Java好像就没什么额外的时间给我追剧了,不过今年由于是单身,所以时间自然充裕了起来,又补了一些之前想看但是没看,或者看到一半弃剧,以及等着养肥了再看的剧。

无论是书,还是视频,其实都是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都可以从中收获自己的感悟,既然追剧抢了本应该属于读书的时间,那就也放在读书小结中一同列举一下,也都是强烈安利的美剧。

< Game of Thrones > All

权游我确确实实给养的肥肥的才看,完整的 8 季 72 集一口气看完的感觉太爽了,除了最后一季为了推剧情有点难受以外,真的是集集封神。

最爱的两个战斗场景就是私生子之战以及Kingslayer单挑巨龙,真是又残忍又浪漫。

最爱的角色是 Arya,坚韧,强劲,像她的 Needle 一样有锋芒,完全不像她姐姐,从小就不像,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当她说出 "A girl is Arya Stark of Winterfell, and I'm going home." 时,我简直立刻要泪崩,TV 版还为她加入了复仇母亲和哥哥的戏份,也算大快人心了,最后击杀夜王也由 Arya 完成,立刻成为百年死忠脑残粉。

整部剧持续保持极高的质量和几乎100%的原著还原度,不过最后一季的剧情确实值得吐槽:

  • 龙妈漂洋过海,结果啥也没干先打了个夜王,而且打之前先送了条龙;
  • 夜王铺垫了好几季,出场十分钟领盒饭;
  • 龙妈和雪诺那跨越伦理的恋爱先不说,毕竟 Westeros 没有互联网,也没有亲子鉴定,不知者无罪,但人家龙妈漂洋过来来给你睡、帮你打仗,都是为了你口中的黎民百姓,最后你又为了黎民百姓给人捅了,这什么鬼啊?这剧情也太虐了,幸好我不粉龙妈,不然我真要寄刀片了;
  • 最后一季,龙妈的龙在坚不可摧和异常脆弱间来回切换,有一说一,有点尬住了,完全为了剧情服务,说死就死,说屠城就屠城,搞不懂;
  • 瞧瞧最后的阵容,King、Hand of the King,治理国家的一个正常人都没有,拥有上帝视角的 Bran 做王,裁判入场打游戏,这怎么玩?

吐槽归吐槽,不影响权游在我心中依旧是美剧 NO.1 的排名。

< West World > S3

西部世界也是一直想补的的剧,第三季引入了“小粉” Pinkman,双厨狂喜了属于是。

由于距离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时间有点长,剧情有些遗忘,但明显感到第三季的主线和剧情讨论和之前完全不同。能看出导演想填坑,但是使用的镜头语言确实又让人不易理解。对于 Maeve 和 Deloris 的大主线好像也变了,William 的 puzzle 也没搞好。最后好像直接搞成黑客帝国了。

反正赛博世界,总有人要拯救世界,而且是为了拯救世界而毁灭世界那种。

放一张笑 cry 的网图:

让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大概是各个时期的 William 进行互助会,最后现在的 William 将之前的全部干翻的部分了。

总体来说,第三季显然是没有之前那么神了,也是因为前面铺垫的太神了,后面确实很难接,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四季了,估计有也是最终季了。

< Sense8 > S1-S2

设定无敌的剧,不但让你看到世界的参差多态,还能让你体会到人性的共通,剧情发展和剪辑太无敌了,哪怕只有两季和一个圣诞特辑就被砍了,也完全值得看。

不多说,不剧透,直接吹爆!

< El Camino: A Breaking Bad Movie >

绝命毒师大电影,描述当年老白走投无路,以极端方式了结恩怨后,小粉获救逃出生天,期望自己能远离喧嚣、重新做人,却被黑白两道追杀的故事。

老白以回忆方式登场,既然是CP,当然是缺一不可。

结局挺好的,算是了却影迷心中的念想。给导演加个鸡腿。

话说绝命毒师的衍生剧 < Better Call Saul > 还没看,一共六季,导演确保了剧情不冲突绝命毒师,应该值得一看,但是要排到后年了...

< Lie to Me > All

微表情分析,上学的时候看过,又翻出来补了一次。希望没有下次了。

待追+养肥

21年还有几部剧想看,先 Mark 后看,把队排上:

< Gossip Girl >

绯闻女孩出新剧,大概率会再追一下,但也不一定,比如 < High School Musical > 的剧下完了看了一集就删了,当时看为了学英语,如果只是炒冷饭加卖情怀不能迅速吸引我,可能就弃了。

< Foundation >

基地必看,书都已经买了全集,还没看。剧就更不用说了。

< The Lord of the Rings >

魔戒据说也要出剧了?观望一下。

< The Handmaid's Tale >

HBO MAX 的剧就没有我不爱看的,获得过艾美奖八个奖项,同期打败了权游,而且这种虚幻的带设定的剧,在非现实的驾空的剧情上讨论人性,确实是我的菜。

< WandaVision > & < Loki >

漫威衍生剧,对我来讲是纯爽片,时间充裕会看,不充裕就弃了。

< Dexter: New Blood >

嗜血法医复活季,又是完结的不好的作品,估计被寄刀片了,续一个结尾。必补。

< Behind Her Eyes >

网飞超高评分超多推荐剧,明年看一下。

< Rick and Morty >

这个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要补,而且不看国内引入的,要看未删减的,话说我就没看过国内引入的版本。

总结与计划

本年度主要的读书方向是思维方式+思考能力方向的,因为本年度明显察觉到了自己在这个方向的弱项:如果能将解决技术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执行力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向,那我应该强的不止十倍。

所以有选择性的读了此类书籍,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一年中,我的认知是较高的进步的,思考能力也有所改变。

明年会将读书的方向转为方法论、项目管理、执行力等等提高具体能力、效率、任务闭合度之类的书籍。也再添加一些历史、文化类的书籍提高一下素养。

"If you go home with somebody, and they don't have books, don't fuck'em." ―John Waters

推荐

之前读书记笔记和摘抄,一直都用有道云笔记,倒也不是这个软件好用,恰恰相反,这个软件十分垃圾,只是它当时是在软件商店搜索结果的第一位,后来,我一直关注的前端大佬Ovilia推出了一款新非常好用的读书笔记软件——《众山小》,联动了豆瓣等平台的API,并可以记录每天的读书时间、页数等等。

我记录博客,写总结等习惯的开始都是来自 Ovilia,整个过程受益匪浅,所以这里免费给她的作品打个广告啦~

官网:https://omynote.com/

截图:

有在手机APP上记读书笔记习惯的朋友们可以试试,真的很不错,我已经充了年费,充完书还没看,但已经觉得自己有学问了。